联系电话 400-123-4657
  • PG电子
  • PG电子
  • 最新公告:
    PG电子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热门分类: 第一系列 | 第二系列 | ......>>更多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揭秘碳减排“碳票”为什么会pg电子平台越来越值钱添加时间:2023-07-28

      pg电子平台最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各家大厂纷纷投身碳减排,而在不久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上线家电力企业先行入场,单日成交就超过了2亿元。

      这件事看上去和我们普通人距离很远,毕竟我们常年用爱发电,随手还在蚂蚁森林上种种树,但其实和我们每个人关系都不小,因为在在碳中和的总体目标下,未来各行各业的碳排放都将被纳入监管,市场格局、甚至国际关系都将受到影响。

      而对于想要共同富裕的朋友,将来你选择创业,或者现在正在创业,就更要了解碳减排,因为未来“碳票”就是企业的另一张生产经营许可证。即使不去创业,了解下碳减排政策对你所在的公司有什么样的影响,也是很有必要的,或许有助于你做出职业选择。

      除了工作,碳减排和我们的生活更是息息相关,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将极大影响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这一点,通过最近各地的暴雨,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

      其实,在这次全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前,我国的碳市场已经走过了10年的摸索期。

      既然是交易市场,就必然有一套商业逻辑。碳排放权的商业逻辑是,被纳入监管的企业,每家都有一定的碳排放配额,用不完的可以拿出来交易,不够的,可以在交易市场中购买,补齐配额。

      这就意味着,如果企业的碳排放配额有盈余,就可以通过出售获得收益,而能耗高的企业,则会因购买碳配额而付出更多的成本。

      根据生态环境部的专项文件,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企业,就要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换算下来,基本相当于每年能耗达到1万吨标准煤的企业就要被纳入监管。

      每年,生态环境部会根据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要求,综合考虑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制定碳排放配额总量确定与分配方案。然后,各个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再向本行政区域内的重点排放单位分配规定年度的碳排放配额。

      目前在电力这个领域,碳排放配额主要还是根据产能来,单位产能的碳排放量有个一行业基准的参考线,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产能结合这个参考值测算自己的碳排放配额。

      落后产能的企业,如果不想支付更多成本去购买碳排放配额,基本就只剩缩减生产规模和等着被罚这两条路了。

      所以,你看懂了吗?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本质上其实是一种激励机制,鼓励企业自行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优质产能,通过优胜劣汰实现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资料显示,在全国碳排放权市场上线月,试点省市碳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约为4.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为114亿元,折算成单价,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的价格是23.75元。

      而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开市首日碳配额开盘价为 48 元 / 吨,较之前的试点价格翻了一倍。

      不过pg电子平台,据专家推算,现在的价格还是刚刚开市的“起步价”,预计到 2030 年,这个价格有望涨到 93 元 / 吨,到本世纪中叶,单价预估将超过 167 元 / 吨。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同期,我国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也已经开始征求各方意见。十四五期间,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电力和航空八大高耗能行业将全部纳入。

      不过,要实现碳中和,减碳只是该目标下的第一步,只要人类活动不会停止,对碳的消耗也无法完全降为零。

      从长远来看,更多的注意力还是要放到碳捕获、碳沉降、碳吸收方面。通过技术手段,使那些难以降到零的碳排放,通过碳吸收、碳沉降等技术来中和掉,进而实现净额为零的碳中和。

      关注气候经济比较早的比尔盖茨,目前在核电、人造肉等能源经济相关领域的投资,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盖茨深受巴菲特影响,他看中的,自然是这条赛道长坡厚雪的利润空间。

      在罗振宇2021年的跨年演讲中,也专门讲到了碳中和。期间,他连用6个“你信不信”来例举碳中和可能给社会方方面面带来的影响。

      据罗振宇阐述,如果2060年实现碳中和,核能的装机容量将是现在的5倍,风电的装机容量是现在的12倍,而太阳能的装机容量将是现在的70倍。

      这都还是碳中和带来的产业变化的冰山一角,此外,汽车产业链、森林覆盖、能源产业格局,区域发展格局、世界关系格局等方面也将发生一系列巨变。

      2015年年底,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召开,《巴黎气候》协定正式通过。

      作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统一行动方案,该协定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努力将全球平均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最高不超过2度。

      别看平常天气上下浮动几度大家可能并没什么感觉,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0.5度之差带来的影响可能是翻天覆地的。

      首先,这种温度的上升并不是均匀的,有些地方会变得非常热;旱涝灾害等极端天气会变得更频繁猛烈,再加上海平面上升,适宜动物和农作物生长的区域变小,很多地方会面临食物短缺和难民危机;此外,海水变热会引发水生生物死亡,热带疾病和害虫肆虐;人类死于心肌梗塞的几率也会大幅上升。

      而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供的一份关于全球变暖影响的特别报告,与工业化前(1850-1900)水平相比,人为引起的变暖已经达到1°C左右。如果继续以当前的速度变暖,到2040年左右,人为引起的全球变暖将达到1.5°C。

      比尔盖茨通过咨询多方专家,也写了一本《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的书,书中预测,如果人类继续放任无度,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或将达到4-8度。

      他还提到,未来,导致人类大规模死亡的不是战争,而是病毒。如果不改变现在的变暖趋势,到本世纪末,气候变化导致的人类死亡比例将会是新冠疫情的5倍。从经济损失来看,全球变暖的危害相当于每10年就来一次疫情。

      作为《巴黎气候》协定的195个缔约国之一,我国在减碳工作上压力巨大。据英国石油公司测算,2020年,中国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的30.7%。

      更为严峻的是,如果我们不主动改变这一现状,在未来的国际社会中,我们将处处被动,很有可能遭到“绿色打压”,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将企图借此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就比如欧盟最近提出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一旦通过,其他国家出口到欧盟的碳密集型产品就可能被额外征收碳税,费率还会逐年升高。

      我们固然有理由指责这些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是在仗着先发优势,行驶“绿色霸权”。但不可否认的是,未来世界竞争格局中,谁掌握了减碳密码,谁就将掌握话语权。

      为此,我国提出了自己的“双碳”目标,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八大高耗能行业之一,电力企业被首批被纳入监管。

      虽然,电力生产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全球总排放量中占比只有27%,远不如占比高达31%的制造业,但解决电力企业的碳排放问题,影响却非常深远。

      当前,我国使用的电力中pg电子平台,67%还是来自于煤电。如果我们解决了电的清洁能源问题,不仅电力本身的碳排放得到了控制,其他诸如依靠石化、或碳氢化合物燃烧供能的交通运输和制冷制热领域,也可以通过使用清洁电力来减少碳排放。

      否则,即便大街上跑的都是新能源汽车,想借此实现减碳,也只能是个掩耳盗铃的谎言。

      那么,互联网公司在这个过程中会扮演什么角色,接下来,我会特别来聊聊这个部分。

      今年4月,中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香山科学会议上表示,碳达峰、碳中和将带来一场由科技革命引起的经济社会环境的重大变革,其意义不亚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其中,企业将成为这场能源革命的主力军,而互联网企业更是碳减排中的排头兵。

      这里面,学问可太大了,且不说产业互联网这么深奥的命题,就拿大家每天刷刷手机上上网这事来说,你知道碳排放量有多大吗?

      当前,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有约46亿人,且这一规模,还在以每天新增 90万名用户的速度快速上涨。

      所有这些互联网用户如果要顺畅使用这些功能,首先必须为手机或者他们的网络设备供电;另一方面,他们所使用的每一个互联网服务,背后都对应着一套数据中心,这个数据中心的运转和制冷需要大量的电力,其规模和扩张速度都十分惊人。

      为了减少这部分碳排放,在国外,有一种论调曾甚嚣尘上。这些人的观点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个人使用互联网的行为习惯,显著降低自身对碳排放的影响。

      比如,我们以高分辨率模式传输视频,每小时就相当于向大气排放了半公斤的碳。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使用该服务 4 小时,就相当于释放了超过 50 公斤的二氧化碳。而如果我们将分辨率从高分辨率降低到标准模式,会将这些排放量减少到 2.5 公斤,相当于原来的1/20。

      再比如 Zoom在线会议,如果一个人每周参加 15 次视频会议,每次会议时长1小时,则相当于排放了约 10 公斤的二氧化碳pg电子平台。而如果我们关闭视频,只用语音参会,则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低至 377 克,省下来的电量足够为手机充电 3 年。

      但这一观点,很快就遭到了反驳,就曾刊登一份专门报道。里面引述两位科学家的观点,称互联网对能量的消耗比想象中的要低得多。

      据他们测算,从 2010 年到 2018 年,全球云数据中心承载的数据工作负载增加了 2600%,能耗增加了 500%。但各类数据中心的能耗总和增长不到 10%。

      原因是,2010年,约 79% 的数据运算是在传统计算机上完成的。到 2018 年,89% 的数据计算都已经迁移到了云端,计算效率大大提升,服务器的使用效率也更高。

      举个形象的例子,在2005年,淘宝天猫10笔订单所产生的能耗可以煮熟4个鸡蛋,通过算法优化、清洁能源使用等多方面调整,到了2021年618期间,同样的10笔订单,消耗的能量就只能煮熟一颗溏心鹌鹑蛋了。

      第三方咨询机构IDC曾预测,未来四年,持续采用云计算可减少碳排放10亿吨,相当于抵消400个火电厂的年排放量。

      所以,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最终还是要靠科技,而不是每个人靠降低用户体验来达成目标,否则,我们大家一夜回到解放前,不用手机不上网,岂不是更环保?

      回到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未来,各家的碳排放也必然成为企业经营者们不得不关注的重点,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正在加速上云。

      仅2020年,我国云计算市场整体增速就达到56.6%,此外,我国工信部还特别印发了《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开展算力提升赋能、推进数云协同工程。

      对中小互联网企业来说,相比可选择的各类路经,最直接且最快速实现减碳的办法还得靠上云,毕竟,像盖茨一样去投资能源经济、额外获得碳票的路径太长了,如果不上云,最简单的,恐怕只能去种树了。

    HTML地图 网站地图